资源描述:
护士工作中体验爱的味道工作中体验爱的味道如今在美国,77%的美国人痛恨他们的工作,由此导致的生产率降低使美国企业每年损失3500亿美元。
盖勒普的这个调查数字吓你一跳吧。
我不知道这个数字在中国、在卫生行业、在我们医院有多高。
万幸的是,我热爱自己的工作。
我只能说,我是幸运地撞上了“该做”、“能做”、“愿意做”三个圆圈的交集。
人们经常会问。
什么是幸福?我的理解爱就是幸福。
懂得了爱,学会了爱,每个人便会拥有无边的快乐和幸福。
无意中我看到一则故事,使我深刻领会爱的深意,故事说的是。
一个生活贫困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挨家挨户推销商品。
他的推销进行得很不顺利,傍晚时他疲惫万分,饥饿难耐,绝望地想放弃一切。
走投无路的他敲开一扇门,希望主人能给他一杯水。
开门的是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她笑着递给了他一杯浓浓的热牛奶。
男孩和着眼泪把它喝了下去,从此对人生重新鼓起了勇气。
多年后,他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
一天,一位病情严重的妇女被转到了那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医院。
大夫顺利地为妇女做完手术,救了她的命。
无意中,大夫发现那位妇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饥寒交迫时给过他那杯热牛奶的年轻女子!他决定悄悄地为她做点什么。
一直为昂贵的手术费发愁的那位妇女硬着头皮办理出院手续时,在手术费用单上看到的是这样七个字。
手术费。
一杯牛奶。
那位昔日的美丽的年轻女子没有看懂那几个字,她早已不再记得那个男孩和那杯热牛奶。
然而,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忽然明白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都渗透着爱,只是我们没有细细去体味。
我是工作十五年的老护士了,可初来新生儿科却如来到一个全新世界,什么都是从零开始。
面对如此孱弱瘦小的生命,我彷徨极了,我该从何入手来护理呀,仿佛我轻轻一捏,就能把他稚嫩的胳膊给拧断,更何况要在宝宝头上那细如发丝的血管上扎针,这时的我自信全无,然而那可怜的自尊心却在作怪,“你是一名老护士,连针都不敢扎,岂不是被小护士笑话”,于是硬着头皮就上,随着我一进针,“哇”宝宝一声嘶声裂肺的哭叫,吓得我手一抖,针只进去一半,急得我满身大汗,“别紧张,先深呼吸,看准了再下手,”就在我彷徨无助的情况下,一声温柔的鼓励在我耳边响起,“是护士长”,我仿佛看到了救星,但又担心护士长看穿我这半桶水的伎俩,越想极力掩饰就越不知该如何是好,护士长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并没有责备我,也没有一丝小瞧,她轻抚着宝宝,把一瓶甘甜的乳汁塞入宝宝口中,宝宝静下来了,这才转过脸来对我说。
“打针之前应先跟宝宝交流,别认为宝宝听不懂,她的心能感应到,给他鼓励的同时也是给自己的鼓励,作为老护士,你的技术是不成问题的,主要是克服恐惧心理,多一点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行!”我感激的望着护士长那双充满了信任与鼓励眼睛,心底涌出一股暖流,按照护士长的方法顺利完成了这次操作。
在我的喜悦中护士长悄然离去,望着她的背影,多想对她说声谢谢,我深深感到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无处不渗透着护士长的慈爱,一股幸福源泉在我心中流趟.有人说用自己的左手温暖自己的右手是一种自怜,而用自己的双手去温暖别人的双手,却是一种奉献。
感恩节那天,我收到了管床患儿家属送来的锦旗,红艳艳的锦旗上“感恩天使,爱在人间”赫然醒目,天使之爱遍布人间,多么美的赞誉呀。
这是个患有梅毒的宝宝,从他爸爸躲闪的眼神可以感觉到他内心自责、自卑、难为情,从跟他交谈的这20分钟里,他不曾抬头看我一眼,总是心神不宁如坐针毡,是啊,在医生护士面前,他最隐私最不愿袒露的秘密却必须毫无保留的摊开,他一定认为我们医务人员会嫌弃鄙视他。
在我低头写字的时候,感觉口袋似乎动了一下,是个红包,“孩子的病都是我们的错,请您一定别嫌弃他,好好照顾他,这个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我掏出红包急忙退给家属,说。
“请您放心,您的宝宝跨入这个科室就是这个大集体中的一员,我们会想对待自己的宝宝一样,绝不会对他另眼相看。
”话音刚落,爸爸的头缓缓抬起,两眼已是泪眼汪汪,他一把摁住了我的手,眼神充满诚恳。
”我是诚心诚意感谢您的,请您一定要收下。
”想到这个患儿困难的家境还要支付高昂的医药费,这个红包犹如一块石头压在我的心上,我又怎么收得下他们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呢?可是目前家属焦急的心理估计这红包当面是退不掉的。
等家属一走,我毅然地走向了收费处。
经过两周我们全体医护人员精心的医治和护理,小家伙长得白白胖胖,爸爸怀抱着宝宝,宝宝噢噢的叫着,仿佛是向爸爸传递出院的喜讯,这时我把押金条递给爸爸,“红包里的五百元已给你交了住院费,祝愿你的宝宝健康成长!”爸爸一看到这押金条上500元的金额,他的手抖动起来,嘴唇颤颤的有很多很多话却不知从哪句讲起。
我伸手示意他什么也不要说,爸爸手揣押金条,内心无限感激。
一想到这些钱,又能给宝宝多买几罐奶粉,又能多添几件衣服,我的笑脸有如窗外阳光般灿烂,原来爱竟是这样的轻松和快乐!两退红包,这虽然不像叶欣赴汤蹈火舍己救人那样壮烈,但作为一个普通的医生护士,能将心比心,急病人所急,这又是为了什么?还是因为有爱!都说田主任是个细腻而内敛的人,她的爱像茉莉一般,轻轻的,柔柔的,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味,细细体味犹如一股暖流,渗入心田。
我在新生儿科时间并不长,平时与田主任见了面打声招呼就各自低头忙活去了,在我眼里她是个满腹经纶,却不苟言笑的人。
记得护士长休假期间,收治了一个极低出生体重儿,宝宝四肢水肿,头部血管也不明显,这对需要长期静脉补给营养的宝宝来说,静脉穿刺可是一大难关,不仅宝宝要遭受反复穿刺的痛苦,对我们护士的静脉穿刺技术也是一大考验,经过高责们的几番讨论后,决定给宝宝实行脐静脉置管术,,此技术在我院还刚刚起步,经验还不够丰富,我和高利俩怀着紧张而又激动的心情上场了,前面步骤都十分顺利,送管到了6厘米就卡壳了,变换角度,退出重插……想了许多办法就是行不通,怎么办?“快请田主任来帮忙”高利喊道,“田主任是我们科的顶梁柱、知识粮仓,疑难问题到了她那总能迎刃而解,”“这是一个护理方面的问题,田主任会帮忙吗?”我有些迟疑,“你太不了解田主任了”高利向田主任汇报了目前情况,田主任仔细评估了宝宝,然后立刻去翻阅一些相关书籍,可书上只是较笼统地介绍了操作步骤和方法,看样子很多经验都是从不断失败中积累,田主任陷入了沉思,她仔细研究起血管解剖图,“从脐部深入血管6cm大约到达什么脏器附近,血管走向又该如何……”我和高利在台上焦急的等待着,一次次失败把我俩的自信一点一点磨灭,难道真的放弃吗?放弃不仅意味着浪费,更意味着切断宝宝的生命线。
我们不由得再次向田主任投去求助的目光,而此时田主任已坚毅地合上书本,胸有成竹地走向台前,“你们试着将脐残端拉向右方,距腹部约60度角,然后将导管逆时针方向旋转向前。
”我和高利相视而望,仿佛这是成败最后一搏,我俩按照田主任方法,摆好角度,轻轻往前送管,导管经过一个瓶颈似地关卡一下顺利通过到达预期长度,“成功了,成功了”我按捺不住兴奋喊出了声,再看看田主任,平时不苟言笑的她也禁不住绽放笑容。
我一直很奇怪田主任从没做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