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是整个调查工作,包括计划、实施、收集、整理等一系列过程的总结,是调查研究人员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也是客户需要的最重要的书面结果之一。
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乡情、村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基层党建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就连云港来说,农村正处于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公共服务向镇村集中、产业发展向规模经济集中、土地流转向合作组织集中、农民就业向企业和园区集中的。
五个集中。
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这些新问题的出现和解决不比老问题、遗留问题解决容易多少,要求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必须加以改变。
为此,连云港市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对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调研,着力摸清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找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研究解决的有效对策。
一、当前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1、乡镇党委管党责任没有完全落实一是上级考核。
指挥棒。
重经济、轻党建,抓农村基层党建的压力不大、动力不足。
从全市来看,党建工作在整个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目标考核体系中占比太低一般仅为2%,而经济指标的考核才是最。
硬。
的。
同时,安全生产、计划生育、信访稳定、环境保护、食品安全、招商引资、财税等每项工作实行。
一票否决。
,这在客观上造成乡镇抓农村基层党建。
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
。
从开展党建工作目标考核的地区来看,大多可操作性不高,区分度不够,基本都能得分,甚至有个别地方连过场都不走,只要完成党报党刊的订阅任务就得满分。
二是乡镇党委领导力量不足,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力量薄弱。
随着乡镇机构改革和撤乡并镇的深入推进,合并后的乡镇人口少的5&mdash。
6万,多的10多万(城关镇除外),但党委委员一般只有9-11人,领导力量明显不足。
乡镇党委的纪检、组织、宣传、统战、政法五大委员各管一摊,工作协调配合少。
加之,不少地方长期认为,抓党建就是组织委员一个人的事。
而分管党建的副书记和组织委员又大多身兼数职,没有足够精力抓好党建。
三是党建工作经费严重不足,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缺乏基本保障。
大多数乡镇财政的数字。
很好看。
,但可用财力却。
很有限。
,在乡镇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往往是确保公共行政以及教育、卫生等事业性支出,压缩党建经费支出,有的地方出现党建经费多年零投入。
同时,为维持村级组织各项工作运转,省政府对苏北行政村实施了财政转移支付,2011年为村均10万元。
但实际上,这部分资金先是被县、乡镇财政截留或抵顶,然后由于合村并组大多不到位,各自然村独立运转,再分成几份,僧多粥少,财政转移支付的初衷难以实现,效果打了折扣。
2、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后继乏人一是带头人不好选、不会干。
一方面,虽然各地都普遍落实了村书记。
一定三有。
政策,但是与不少人的理想预期还是有一定差距,认为。
收入不如打工的。
、。
政治上没奔头。
、。
权力不大、事事都抓。
,是世上最难的工作岗位。
因此,年轻、优秀的党员宁愿出去打工也不愿意干,而留在村里的老弱病残党员中,又很难选出合适的人选,导致。
村子越穷,人才越外流,人才越外流,村子越穷。
的恶性循环,有些村甚至出现了班子。
不调整不行,调整也不行。
拿着放大镜,找不到合适人选。
的现象。
另一方面,在换届中,不少人依托家族势力、空头承诺等当选,许多素质不高、自我发展的能力不足,在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收入方面办法不多、思路不清,。
坐等靠要。
思想比较严重。
还有少数当选的人把当村支书看做短期行为,对3年任期满了以后是否当选有严重的危机感,。
一年看和学、二年小心干、三年等着换。
。
二是后备人才数量少、培养难。
农村党员普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客观上造成了村干部后备力量的严重匮乏。
目前,全市农村党员137679名,其中55岁及以上的68157名,占49%。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80003名,占58%,年龄老化、文化偏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较严重。
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农村青年都争相。
走出去。
,导致许多村都成了人才。
空心村。
,在村内发展党员找不到合适人选。
这也和发展党员不正常有一定关系,如个别村新发展党员。
近亲繁殖。
严重,多为现任村支书、村干部的亲戚。
少数村书记怕对自己形成威胁,连续几年都不发展优秀青年入党。
三是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有困难。
当前大学生村官难以发挥作用,既有自身原因,也有外部环境制约。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是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做出的选择大多在担任一段时间村官后,通过考公务员、考研等途径离开农村,缺乏在农村施展才华的抱负和理想。
而且,大多数。
村官。
经历单纯,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
加之农村人际关系复杂、利益纠葛较多,新来者很难在短期内被接纳,深入不下去,有的大学生村官甚至怕去村里、不去村里。
许多大学生村官刚到农村时,对工作有激情、有斗志、有想法,两三年后,大多已失去了发展的激情与思路,混同于一般村干部和群众。
3、农村党员教育难开展、管理难到位一是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
目前,农村。
三会一课。
等组织活动普遍不能正常开展,支部大会、党员大会半年开一次就已经不错了,平时只有发展党员、重要事项需要讨论时才召集,有的村只能通过发。
误工补助。
吸引党员参加活动。
不少村正常每年就组织一次党员冬训,还要借临近春节、外出务工党员返乡的机会,时间上还不能完全保证,有个别地方上午开会、下午总结,甚至半天就结束了。
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基层组织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对党员缺乏吸引力,一开会就是念一念报纸、发一发材料、看一看电视的形式已经让党员失去兴趣。
另一方面是农村党员流动性大,外出务工党员受到时间、空间的制约,。
两新。
组织中党组织活动受到企业主以及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方式的制约等,都难以正常开展活动。
此外,活动阵地服务事项少,功能不强、利用不足。
有的选址偏僻,有的设施实用性不强,不能满足党员群众的实际需要。
如不少文体设施不实用、图书室中书籍陈旧,农民平时利用很少,闲置率高。
个别部门设立的办公室和设施,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