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1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心得体会及研讨发言在学习完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和经验后,了解到党为建立新中国的不懈努力和艰辛奋斗历程。
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和经验课程又为我们揭示了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一段曲折历程。
1949年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1949年至1952年三年间,在政治上建立了民主政权。
恢复了经济,使当时的中国经济恢复到旧中国的最高水平。
外交上废除了一切不平等条约,从此结束了中国人的屈辱历史。
期间,分三步走完成了对个体农业、手工业的改造。
第一步是建立互助组。
第二步是建立初级合作社。
第三步是建立高级合作社。
通过加工合作,公私合营,让资本家领取定息,以和平赎买的方式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由此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这是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基于对形势的正确研判作出的正确决策,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发展。
1956年至1966年中国共产党进行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由于缺乏经验和对实际的错误判断,先后出现了三次失误,分别是。
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
急于求成的大跃进运动。
急于过渡的农村人民公社运动。
之后探索走入歧途,发生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导致中国的经济停滞不前。
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从1956年到文革结束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二十年的曲折历程,究其原因是。
搞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经验。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束缚。
长期封建主义的影响。
两大阵营尖锐对抗的环境。
普遍低下的文化科学水平。
但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也取得了以下成就。
一是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二是“两弹一星”的突破,标志着尖端科技的突破。
三是培养了一批人才。
四是外交上的突破。
初步探索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探索的理论成果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来源。
对毛泽东晚年错误的纠正成了邓小平理论创立的契机。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育了党和人民。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结合气象工作的实际谈如下体会。
一是在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情况下,作为基层的气象工作者更要勤于学习、思考,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
结合当地的天气背景将所学灵活地运用于工作中,更好地为防灾减灾工作服务。
二是恪尽职守,履行好一个气象工作者的职责。
时刻将人民放在心中,满足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工作的最高准则,为有效防御自然灾害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是要始终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之初只有几十人,发展到今天拥有八千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党,期间经历了无数的曲折,无数的艰难险阻,但都没有阻碍她前进的脚步。
中国共产党是一支善于分析,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的政党,她有勇气正视错误,也有勇气纠正错误。
我们要始终相信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党都能带领我们战胜困难,走向胜利。
作为年青的一代,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对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党的优良作风,对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和有益的。
历史的经验一次又一次的证明。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只有共产党,才能建设好新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
2021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心得体会及研讨发言为了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今天,我们xx党小组开展第二次党史学习。
在这次的学习交流会上,我们讨论了《中国共产党简史》第五章和第六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始终站在革命和建设的前列,在不断纠正党内“右”的和“左”的错误路线以及同西方帝国主义反动势力的复杂斗争中,带领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曲折的道路上前进并不断取得了巨大成绩!就在今年,我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实现第一个建党百年奔向小康目标的关键时刻,“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及其迅猛的蔓延,向我们党,向我们国家,也向全世界提出了挑战。
措手不及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为全国人民抗击疫情坚定了信心、凝聚了力量、指明了方向。
实践再一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愈挫愈奋战的政党,具有脱离险境的神奇力量,能创造出让人难以置信的传奇业绩,这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民族复兴的根本保障。
共产党一定能够肩负历史重任,不负人民重托,带领中华民族继续书写辉煌的明天!百年征程,波澜壮阔。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百年历史,常读常新。
我们当代青年人要多读党史从而学习前人的智慧。
2021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心得体会及研讨发言照党史学习计划,我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简史》,通过系统的学习,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体会,进一步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强大力量,更加强化了党性觉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从1949年到1978年,30年的时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中国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主要包括3个阶段。
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我们党用了7年时间完成了这一过渡,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逐步使我国从一个原来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初步繁荣的社会主义国家,用自己的实践证实了马克思关于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迈向社会主义的论断,并以自己的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这一思想。
从1956年到1966年,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
这一时期,我们党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曲折中前进,取得了不少的成就。
当然因为犯了左倾错误,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从1966年到1978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国家和人民遭受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1977到1978年的两年时间,逐步过渡到正常的社会主义建设。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现在想来是相当的艰辛和不易。
尤其是面对外部环境恶劣,在没有任何先例和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在探索中前进。
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也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重大成就,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安全,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变化。
我觉得有三个方面,特别不容易。
一是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干部制度建设。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开启了党员干部的制度建设,这是党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通过在上海地区的试点,探索出了干部制度建设的可以推广的模式与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体系中,对于干部制度有论述,列宁首次提出了干部制度体系。
党的领导人将马克思主义的干部制度与中国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