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关于信任的名人素材事例有哪些】关于信任的名人事例50字三篇事例,事项例子,既可以是虚构的故事,也可以是客观事实。
1.成例,可以作为依据的前事。
2.具有代表性的、可以作例子的事情。
我的公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关于信任的名人事例50字三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信任的名人事例50字一篇在美国加里佛尼亚的一个墓园里埋葬着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南军最高统帅(好象是叫罗伯特.李).在他的墓不远处还有一个小小的坟墓,里面埋葬的是一个五岁的无名男孩.故事还要从100年前说起.当时,这片土地的主人和他的儿子生活在这里.有一天,他五岁的儿子不小心掉下山崖摔死了,悲痛欲绝的父亲把他埋在了这里.后来这位父亲穷途潦倒,出卖了这片土地.但是他在买卖合同上注明:以后不管任何人拥有这片土地都要把孩子的坟墓保留.时光荏苒,100年过去了,土地几易其主,最后被美国政府买下并把它作为将军的墓地,但是在它的旁边依然保留着那个小小的无名墓.多么感人的故事啊.哪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不为之动容呢?从普通百姓到政府机构都能恪守诚信,一诺千金,为的却是一个极为普通小孩子.这一切表明了在美国人格能够受到真正的尊重,诚信的观念牢牢地植深于人们心中,这也正是这个民族的精髓,是她今天之所以能够强大的根本原因之一.当然,我并不是说美国一切都好,任何国家都有其不足的地方,但要看什么是主流.想想我们今天的社会物欲横流,为了金钱尔虞我诈,图财害命,哪还讲什么信誉和诚信!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好好的反思吗?早日树立起诚信的社会风尚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从我做起!关于信任的名人事例50字二篇三国时期,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攻打曹操。
蜀国的军师诸葛亮和东吴的都督周瑜经常在一块儿商量军情。
可是,东吴的都督周瑜心地狭窒窄,不能容忍诸葛亮比自己高明,认为诸葛亮日后一定是东吴的大祸害,就想设计害死他。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前来议事。
他请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枝箭,诸葛亮说只需三日。
果然,诸葛亮神机妙算,算出三日后必有大雾,不但用。
草船借箭。
的方法从曹操那里得了箭,还估计出一共得箭多少枝。
诸葛亮轻摇羽扇潇洒地对鲁肃说。
。
你有所不知啊,我方才静听舱外箭雨之声,心中默数,算来此次曹贼所赠之箭应有一十二万五千一百一十一枝!。
鲁肃听得张口结舌,心中暗想。
。
这人莫非神仙下凡?。
不一会儿,小卒进来禀报,共得箭一十二万五千一百枝。
鲁肃顿时大惊失色,诸葛亮虽多算了十一枝箭,但预算能精确到百位,却也非凡人可以企及的。
鲁肃正要恭维一番,却见诸葛亮面色凝重,便不敢出声,想来他是为误差十一枝箭而懊恼。
诸葛亮严肃地对小卒说。
。
你们仔细清点了吗?。
在小卒眼里,诸葛亮就是神仙,见他脸色难看,吓得扑通跪下。
。
回禀先生确定细细清点了,不敢有分毫差错。
。
鲁肃严厉地对小卒喝道。
。
再去重新清点,检查一下船舷等处有没有查漏之箭。
有错漏者军法从事!。
小卒应声下去了。
鲁肃诚恳地对诸葛亮说。
。
十二万多枝箭,先生只漏数了十一枝,我已经很佩服。
偶有一两枝没有戳稳的箭落入水中也是难免的。
先生何必这么严格地要求自己呢?。
小卒再次来禀报,经过核实,仍旧只有一十二万五千一百枝箭。
诸葛亮看着小卒的背影,长叹一声,坐倒在舱板上,神色很难看,好久没有说话。
快到东吴水寨时,诸葛亮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对着鲁肃深深地鞠了一个大躬。
鲁肃连忙起身还礼,说。
。
先生为什么对我行这么大的礼啊?。
诸葛亮说。
。
我有一事相求,听声数箭一事,请代为保密,不要外传,我感激不尽。
。
鲁肃说。
。
先生真是个诚实的人啊!仅数差十一枝箭,在一般人看来已经是神仙一样高明了,您却为这件事感到惭愧,鲁肃佩服先生的为人,替先生保密就是。
。
鲁肃果然是诚信君子,听声数箭的事从未对任何人讲过。
因此,历史上只有。
草船借箭。
而没有。
听声数箭。
的记录。
关于信任的名人事例50字三篇2014年8月17日,新闻传播类知名学术期刊《国际新闻界》刊登了一则《关于于艳茹论文抄袭的公告》。
世界历史专业博士于艳茹发表的论文《1775年法国大众新闻业的。
投石党运动。
》存在严重抄袭行为,而于艳茹也承认抄袭事实,一时间。
抄袭门。
事件将北大历史系女博士于艳茹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2015年1月9日,北大通报撤销其博士学位,再度引发公众关注。
1月20日,于艳茹正式向北大提出申诉,认为。
北大对我处理得过重。
。
2月28日,沉默半年多的于艳茹接受记者的专访,首次回应此事,称绝对不能接受北大撤销其博士学位的处理决定。
而北大则回应会按照程序处理申诉。
于艳茹说,北大进行的长达四五个月的调查处理过程中,只是在2014年9月9日,调查小组约谈过一次,询问关于文章的问题。
其余的时间,她一直处于。
缺席审判。
的状态。
那段时间里,她仿佛在断头台上上上下下了好几回,那段。
刀压脖子。
的日子,比媒体轰炸的时候还要难熬一万倍。
北大给的处理决定上写这篇文章是。
在校期间发表的。
,但于艳茹反驳说,事实上,这篇文章是在她毕业离校后的2013年7月23日发表的,而她的博士学位证书上的落款时间是2013年7月5日。
于艳茹认为北大通报说她。
承认抄袭事实。
是失实的。
她在给北大写的书面说明和约谈记录中,从没有过。
承认抄袭。
的说法。
于艳茹认为那篇文章在客观上是否构成抄袭是有疑问的她自己也绝对没有抄袭的主观故意,错误主要在于她对杂志和文章定位有误以及写作经验不足导致的技术失误,因为在文章的一开头她就两次引用了那篇英文文章,并注释了作者名字、著作。
于艳茹觉得自己如果是故意抄袭,就会彻底隐藏那篇文章。
北大并没有因这篇文章撤销她博士学位的处理权限。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