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武部党务工作案例剖析党的建设是党的工作的属概念,又是党务工作的种概念,它是指党为保持自己的性质而从事的一系列自我完善的活动,不仅包括党务工作,还包括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等。
互信范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人武部党务工作案例剖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人武部党务工作案例剖析一、背景和起因新形势下抓好党建工作是我们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只有抓好党建工作,才能提升党组织的核心力,增强党员队伍的凝聚力,才能筑牢党的执政根基。
党校作为党直接领导的重要党建学习和教育部门,是党员干部接受教育和培训的重要场所,直接关系到党员干部思想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的提升,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体现。
因此,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应紧紧抓党性教育这个灵魂、核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
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
。
《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意见》中明确规定,党性教育课不低于总课时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
。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离入脑入心、刻骨铭心还有不少差距。
这里面有受教育方不勤学、不真学、不深学等方面原因,也有施教方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管理水平等方面原因&hellip。
&hellip。
需要综合加以解决。
。
可见,在新形势下,干部培训多元化,信息获取便利化,对党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党校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提升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不断探索新途径和新方法。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即定好位、选准人、抓关键、求实效,授课教师和学员双方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一是定好位。
首先,从形式上看,即。
访谈+教学。
的形式。
既不是一味的访谈,也不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把两者有机结合,通过。
访谈+教学。
的形式,能够让课堂活起来,效果显出来。
与传统教学和单纯的事迹报告形式相比,访谈式教学集中了两者的优点,虽然都是以模范人物作为典型榜样,但影响和触动学员的效果是不同的。
传统课堂教学,可能会出现学员。
听不进、坐不住、收获小。
的现象。
纯访谈形式容易让学员形成当时听事迹心潮澎湃,过后基本忘记,对学员触动不深,达不到教学效果。
而访谈式教学则借鉴当前媒体普遍推出的访谈节目的形式,再加上主持老师在教学中及时予以点评,并在理论上加以总结、提升,使学员们对党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有了更加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从内容上看,要避免有形式包装,没内容支撑的问题。
因为党性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正确价值观确立的过程。
从内容上选择请身边典型进课堂,用身边人、身边事来教育学员,让党性教育能看得见、摸得着,更具体、更实在、更管用,进而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目的。
另外,从教学设计上看,为使课堂顺畅、紧凑,要把握好每个环节、细节,使之环环相扣。
以此次教学为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导语引出教学主题,第二阶段的榜样访谈,每人设计三十分钟左右,采取一对一的访谈形式,每人访谈中间和结束时主持老师用简练的语言进行点评、总结。
第三阶段由主持老师进行高提炼、升华,回归、照应、重现教学主题。
二是选准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
。
党校教育要注重发挥先进典型作用。
、。
多请一些先进模范人物来现身说法。
。
根据这一精神,此次访谈教学我们确立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为主题,以身边普通共产党员先进事迹为着力点特邀区内5位优秀共产党员走进党校课堂。
让广大学员与身边的榜样,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感受,学习先进,争当先进。
在选择典型示范人物时,我们注意到了人物要具有时代性、可学性,而且所从事的岗位和事迹要具有代表性,因为学员来自不同岗位,要让他们感觉到离自己很近,有的可学要让模范人物的经历、事迹唤起学员的情感共鸣,使大家能够感同身受,备受鼓舞。
本次教学在人物选择上,做到两点,一是突出人员的代表性。
我们选择的5位优秀党员代表,有医疗战线的代表,有特殊岗位(殡仪馆)的代表,有退休不退岗的代表,有农村党支部书记的代表,还有农村普通党员的代表。
覆盖面比较广,有在职的,也有退休的。
有区直系统的,也有农村的。
有年轻的,也有年纪较大的,人物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符合培训对象需求。
二是突出事迹的典型性。
5位优秀党员事迹突出、感人,而且他们都获得过国家级、市级、区级多项荣誉,具有说服力。
三是抓关键。
首先是抓。
人。
,也就是要抓住访谈对象,因为他们是课堂的主角。
主持老师前期要做足功课,除了学习他们的事迹材料,更多的是与他们充分交流、沟通,走出党校门,多进优秀党员的家门和工作岗位,通过走访他们,深入挖掘并尽可能多地掌握第一手素材,熟悉访谈对象,只有这样,在访谈过程中才能从容,不会出现冷场、没的说、没的问的情况,只有准备工作做到位,才能抓住主角,显现彼此的默契。
其次是抓问题,也就是要设计好每个人的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特点,每人事迹侧重点是不同的,这要根据教学要求来设计,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问题设计要准、巧、小,具有区别性。
比如有的人要从责任担当方面谈,有人要从爱岗敬业方面谈有人要从奉献方面谈,等等,重点不同,设计的问题就要有区别性,这样才能让访谈对象说出学员想听的内容。
并且问题的设计要符合访谈对象的身份,比如,本次访谈式教学中,有一位优秀党员是只有小学文化来自农村的61岁的卜大姐,不善言谈,初次演练时她只谈了五分钟,在这种情况下,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她的实际,多引导她说说自己都做了什么,是怎么做的。
在交流沟通过程中发现她会唱也爱唱革命歌曲,因此在教学现场围绕她说的事情,引导启发鼓励她现场为大家演唱了《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这首歌曲,她的歌声优美,声情并茂,引发学员阵阵掌声,卜大姐朴实无华的语言和真挚的感情,让学员深受感动。
四是求实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持老师只有驾驭好全局、调整好节奏,才能保证教学效果。
一方面注重。
控。
。
掌控全局,营造课堂氛围,既要调动访谈对象的参与热情,还要把握好时间和访谈内容,对于爱说的、容易跑偏的,主持老师要能积极。
介入。
,及时规避冗长拖沓的表述并做出简洁明了的小结,节省宝贵的课堂时间,保证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注重。
引。
。
一是引导访谈对象,访谈对象每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爱表达,有的不善言谈。
对于不善言谈的,主持老师要及时引导,做好穿针引线的工作,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