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后服务工作总结课后服务主要为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
基于孩子放学早、家长下班迟,教育部办公厅2017年2月24日提出《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互信范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课后服务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课后服务工作总结开展学生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帮助学生告别厌学、不自信、不注重团队协作等方面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促进学生乐学、好学的系统工程。
为切实做好我校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根据(怀教基[2020]48号)文件精神,本着。
课后服务人人悦师生协作共成长。
的原则制定了详实的工作方案。
切实地解决了中职生课后时间无所事事的实际问题,得到了家长、学生一致好评。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为配合教育改革督查及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实施,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到真办职教、办真职教宗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学生课后服务领导小组顾问。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中层各科室负责人及处室成员、各年级组长及各教研组长、学生社团负责人、各班主任、各宿舍楼层生活老师、图书馆管理员。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由肖国林副校长具体负责安排各项课后服务工作,集中学校师资力量,调配各方资源,课后服务下设工作办公室设在校团委,蒋作圣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学生课后服务的原则学生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或家长自愿选择。
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要事先充分征求学生或家长意见,主动向学生及家长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建立学生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统一实施的工作机制。
四、学生课后服务的范围(形式)、覆盖学生数基于中职生特点,课后服务工作覆盖学生旨在全员参与。
学生课后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每天下午放学后的第二课堂-校园活动、每天校园之声广播站辅导校稿播音、青年志愿者执勤。
卫生文明监督岗。
、每天晚自习前四十分钟读书活动、各种兴趣小组辅导及活动开展、体育教研组组织师生活动、图书馆阅览、学生社团例会辅导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
五、学生课后服务活动时间安排、分工安排我校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且系寄宿制学校,主旨时间安排如下。
1、在校每天下午17:15-18:50,开展相应课后服务工作,各处室(班级)或社团负责人负责纪律、秩序等。
2、在校每天晚自习前四十分钟读书活动,各班主任负责考勤、纪律、秩序等。
3、在校每天的早中晚三个时间段辅导校园之声广播站播音,广播站负责人校稿指导播音。
4、在校每天组织青年志愿者执勤。
卫生文明监督岗。
,团委负责人指导开展。
5、把高三学生的培优工作(治跛腿)纳入课后服务的范畴,根据学生自愿报名,安排每天晚自习下课后四十分钟作为辅导时间。
六、工作要求课后服务是教育部统一部署的民生工程,各处室、班级、社团要结合实际,积极作为,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
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凡是参与此项课后服务的老师必须提高思想意识,切实做到真正为广大学生成长为出发点,真正做到育人教书,所有参加老师要按学校的安排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加这项工作。
根据学校统一部署,所有课后服务一律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必须是完全自愿参加。
参与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教职工,学校将适当给予补助。
七、考核办法学校将参与课后服务的辅导教师工作表现纳入教师考核范围,并对参与课后服务的老师计算一定的工作量,每月将对课后服务的出勤情况等常规管理的情况给予公示,对在这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老师学校将给予表彰,对不认真参与的老师将给予通报批评或纪律处分。
经过探索与实践,我校课后服务工作的初见成效。
老师们、同学们在活动中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携手合作,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同时深知课后服务工作欲想精益求精,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课后服务工作,我们一直在路上。
课后服务工作总结近几年来,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立了。
以人为本,注重校本,为教师成功搭台,为学生发展奠基。
的办学理念,发扬。
自主文明博学创新。
的精神,大力加强德育工作,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学质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回顾这些年的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规范管理(一)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首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和人才观。
坚持以人为本,打破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构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以促进人格发展、认识发展和身体发展。
坚持。
五育。
并举,各科教学一起抓,好、中、差生一起抓,真正实现。
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
。
坚持开辟课内外两个课堂,实践。
减负增效。
,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
其次,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教,民主办学,按制度办事。
学校以《教育法》、《教师法》、《九年义务教育法》及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教育行政法规和文件为依据,规范教育行为。
(二)健全制度,完善体系学校建立了校长负责下的德育、教学一体化的层级管理网络,明确各处室、教研组、备课组的职责。
建立和健全各处室之间的例会和联系制度,构建以学校章程为主线的评价体系,形成了。
两条线、三途径。
的层级管理网络系统。
。
两条线。
。
一条线为。
教务处&mdash。
&mdash。
教研组&mdash。
&mdash。
备课组&mdash。
&mdash。
教师。
,其核心一环为教研组。
各学科每周固定时间、地点开展活动,通过传帮与相互交流引领教师提高课堂质量,帮助学生高效学习。
另一条线为。
政教处&mdash。
&mdash。
年级组&mdash。
&mdash。
班主任&mdash。
&mdash。
学生。
,班主任居于重要地位,并更多地从学习的目的、意义、方式、习惯、个体差异等方面对学生作出正确的引导。
。
三途径。
。
一是学校领导与骨干老师组成。
督导团。
进行的随堂听课。
二是多渠道了解家长和学生的意见。
三是各处室之间的例会和联系制度。
一是行政例会制,每周一第一节课进行一次行政例会,学习上级文件精神、汇报各块情况、安排后期工作、商讨解决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