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新税务如何整合行政资源,提高综合保障和服务支持能力从1994年顺应分税制改革而分设国税、地税两家,到24年后国地税合并--这场涉及百万税务“大军”的机构改革,已满一年。
这一年新税务机构的运行情况正如王军局长所说:“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困难比预想的要大,成效比预想的要好。
事合、人合我们做到了,也做好了。
力合、心合我们做到了,正朝着更加融合的方向去努力和发展。
”挂牌一年来,税务部门不断优化税收机构职能和资源配置,提升了征管效率,综合保障和服务支持能力也进一步提高。
税务系统的综合保障和服务支持能力,可以说是税收工作的基础和保障,通过科学的管理以及严密而有序的执行,从而高效率的履行税收职能。
对于整天与纳税人、缴费人打交道的税务部门来说,在日常的税收行政管理过程中,如何以最低的行政管理成本、最优的行政资源配置、最少的行政资源消耗,创造最大的行政效果产出和最高的行政管理效能,保障税收职能的正常发挥和税收业务的正常开展,对税务机关的整体工作绩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提高综合保障和服务支持能力的核心就是行政资源的优化配置,即通过对税务系统内外部行政资源在时间、空间和数量、结构等方面的整合,来提高税务行政管理水平,以取得最好的社会效果和最优的经济效果。
一、整合税务系统内部资源,税务行政管理精细化。
通过精准、细致的行政管理制度、方法的设计和实施,不断细化责任,量化任务落实管理制度,加大考核力度,营造优良的执行文化氛围,保障税务行政管理目标和决策的落实。
(一)优化管理手段。
依托科技手段,深入研究行政管理的特点和规律,依托科技手段进行规范管理,减少人为管理弊端,提高行政管理质量和效率。
进一步理顺机关各部门工作职责,加强综合部门与专业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加强会议管理,规范公文处理。
加强税收宣传和税收调研,打造调研精品。
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信访工作,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进一步完善内部网站功能,以建立比较完善的计算机行政管理系统为手段,进一步优化税务机关内部管理,提高信息处理利用能力,确保税务行政管理高效运行。
(二)健全管理体制。
一要进一步规范基层机构设置,准确界定各机构职能,防止各科室之间因职能重叠交叉、工作量分摊不均,而影响管理机构的正常运转。
二要明晰岗位责任。
准确对各岗位进行分析、评价,制定岗位职责说明书,划分相应类别与等级,进一步明确各岗位在税务行政管理中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督促各岗位人员按照岗位设置抓好税务行政管理工作。
三要加强各项制度的落实和跟踪管理。
为了解决问题,提高管理水平,针对现阶段管理工作中的盲点和漏洞重新完善工作制度,必须持之以恒的执行下去,落实下去,决不虎头蛇尾,半途而废,充分发挥制度的作用,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
四要将先进的税务行政管理经验、规章制度和思想文化等要素进行综合集成,整体系统地设计和优化现有的税务行政管理系统,建立一套规范科学的管理体系。
(三)实施责任管理。
要按分级管理,各负其责的管理体制,建立分工负责、整体作战的工作落实机制。
建立党委、机关股室二级工作责任制,强化局领导、股室目标责任制检查考核。
完善包括领导落实、督办落实、绩效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工作落实措施,确保各单位做到分工负责。
建立健全督查督办制度,重点抓好绩效考核评价系统的拓展完善和升级应用,真正把这个平台打造成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
实行工作督查责任制,加强督查件的记录存档,做到谁督查、谁落实谁负责。
采取明察暗访、问卷调查、接受投诉等方式,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跟踪督查,防止和纠正“重制订,轻执行”的现象,增强制度刚性。
(四)发挥协调作用,确保整体高效运转。
机关行政工作处于沟通上下、联系左右的枢纽位置,搞好协调综合,是机关行政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保证机关高效运行的现实要求,一是协调好班子与机关股室之间的关系,对机关内的工作动态、重要情况、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保证政令畅通,促进机关的团结和稳定。
二是协调好股室与股室之间的关系,要主动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建立协调、平稳的工作关系,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保证步调一致。
三是协调好机关与基层之间的关系,建立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工作关系,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形成整体合力,提高战斗力。
二、整合外部行政资源,加快税收行政协助步伐。
税务机关作为行政机关之一,其职能对象比较复杂。
一方面,纳税人不仅数量多还存在诸多差异。
另一方面,涉税经济活动的种类不断创新,跨地区、跨行业业务不断增加,税务机关仅靠自身努力,在自身职权范围内无法获得或以较低成本获得履行职能所必需的涉税信息。
因此,寻求其他行政机关的行政协助,是税务机关的必然选择。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税收行政协助的必要性。
与工商部门合作,在业户办理营业执照的同时,传递税务登记信息,既方便了纳税人,又有效地防止了企业和个人只办营业执照,传递税务登记信息困难问题,大大减少漏征漏管户。
与保险机构、公安交警部门合作,未缴纳车船税的由交警部门在车辆年审时直接征收,从而避免漏征。
还有道路、交通、水利等基本建设,都涉及到各种税收。
因此,现代税收不仅涉及经济领域,还涉及到文化、教育、科技、党政机关等各个领域。
寻求行政机关税收行政协助,是立体化、全方位治税思想的根本转变,是依法治税,堵漏增收的具体措施,是提高综合保障和服务支持能力的具体体现。
(二)推动健全税收行政协助相关法律。
健全与税收行政协助相关的法律是优化税收行政协助的关键,明确行政协助概念,并对行政协助的启动、协助机关的选择、行政协助的程序、行政协助的拒绝、行政协助的费用、行政协助的争议及处理等进行系统明确的规定。
河南省通过《河南省税收保障办法》确立税收行政协助的法律地位,使相关行政机关增强对税收行政协助义务的认识。
规范税收行政协助行为,降低税务机关和地方政府进行各种行政协助的成本。
建议全国人大通过税收保障相关法律法规,使税收行政协助在全国范围内得到统一、规范的实施。
(三)签订有效税收行政协助合同。
按照“转变职能,优化服务,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协作配合,降低成本”的税收行政协助原则,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与行政机关签订有效税收行政协助合同。
明确在不同协助方式下的协助手段、投入的人力、预期达到的税收效果和协助费用等,使协助机关的责、权、利于一体既尽义务,也有责任,更有利益,充分调动协助机关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确定不同的协助合作方式,如签订信息共享合同。
依托计算机联网,对税收有用的基本情况,基本数据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信息利用率,降低工作成本。
签订委托代征税款合同。
对有源泉控管能力的行政机关,必须依据代征协议书规定的代征范围和税种,依法征收,依率计征,严格按入库级次及时足额征收入库。
签订派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