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述职报告述职报告是指各级各类的机关工作人员,一般为业务部门陈述以主要业绩业务为主,少有职能和管理部门陈述。
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述职报告,供大家参考选择。
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述职报告一、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在提高领导班子和队伍整体素质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20xx年的述职述廉工作中,县局领导将加强学习作为开展工作的重点,作为开展述职述廉活动的奠基石,不断加强对全体成员思想政治政治素质和工作业务能力。
一是以深入加强全体成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按照省、市局统一安排,积极安排班子成员参加培训学习,通过加强理论学习,班子成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不断提高,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
二是认真执行重大决策公开制度、民主制度,贯彻落实上级上级工作部署,结合地方特点,狠抓重点。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县局领导班子大力倡导改革思想、改革执法,深入基层,带头创新,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激发广大干部的创新热情。
二、领导重视,精心组织按照省、市局的总体部署,结合县地方特色,整合有限资源,提高执行效率,坚持发挥职能作用服务经济发展的工作指导方针,落实责任到人制度,确保县局述廉活动取得预期成效。
围绕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活动准备、具体实施方案等方面,结合多种执法形式,收到了管辖范围内的监管到位的成效,确保述职述廉行动落到实处。
三、抓好工作重心,结合计划扎实开展一是着眼大局、把握监管执法的重点,认真组织县局班子成员开展市场。
严打。
整治行动。
办理案件件。
二是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结合县各级单位共同运作,同心协力,共检查经营商户户,查处不合格商品个品种。
三是实行阳光执法制度,大力宣传消费者维权宣传活动,开办群众举报热线、网站举报专栏,保障消费者权益,办理投诉案件件。
四、建章立制,建立述职述廉活动的长效机制自开展述职述廉活动以来,很多地方还有有待改善。
县局在不断总结的同时,不断加强完善工作制度,规范活动程序,将述职述廉工作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工作重点,不断加强班子成员对自身的严格要求,积极参与到。
党风廉政教育。
活动中。
建立工商部门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深入基层寻访民意,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增强贯彻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保证县局班子党风廉政工作的'。
长效性。
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述职报告为切实保护农民群众的利益,确保。
三农。
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
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工商机关认真开展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工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和严重坑害农民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加强肥料农资商品质量监测和完善肥料农资市场监管,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农民利益。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职责到位切实加强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工作的领导,我市各级工商部门都高度重视,将肥料农药监管和农民群众利益摆到了重要高度。
大力加强肥料农药市场监管,认真履行职责加大对不合格和劣质肥料农资产品的查处和抽检力度,严厉打击不合格肥料农资和其它扰乱市场秩序、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法行为,坚决把不合格肥料农资产品清除出农资市场切实维护好和实现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完善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实行。
五严。
措施。
五严。
。
一是严格农资经营户备案制。
凡从事农资经营的,必须到工商部门登记备案,以便跟踪服务和监督管理。
二是严格留样备查制。
解决时间跨度长,实物取证难、农民投诉难等问题,变事后查处为事先防范。
三是严格落实。
两帐两票一卡一书。
责任制。
与经营户签订责任书,督促其建立健全。
两帐两票一卡一书。
。
四是严格。
四定。
监管责任制(即定人、定岗、定片区、定责任)。
五是严查八种违法行为。
严查生产、销售甲胺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国家禁用的高毒农药行为。
严查生产、销售未经国家有关部门审定或批准生产、销售农资商品行为。
严查生产、销售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假冒伪劣农资商品行为。
严查虚假标识、标识不清、商标侵权行为。
严查利用对产地、质量、商标虚假标示等手段,冒充进口化肥行为。
严查制作、发布种子、化肥、农药和农机具等虚假农资广告行为。
严查利用境外虚假登记的企业名称,以委托加工、授权使用、监制等名义加工生产。
傍名牌。
产品行为。
严查农资经营中的商业贿赂行为。
区工商局依据国家总局第45号令《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实施方案》。
由于领导重视、方案周密、措施有力,全区农资监管工作取得了成效。
三、认真检查,强化监管,确保实效肥料、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
我局深刻认识做好肥料农资市场监管工作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
红盾护农。
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努力做到。
四个统一。
,牢牢把握。
四个只有。
,加大力度,把加强肥料、农药市场监管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一是充分发挥农资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监督和指导,确保农资市场的有序竞争。
二是保障农资质量,进一步完善农资连锁经营模式。
已形成了农资公司&mdash。
农资连锁配送中心&mdash。
农资连锁配送站&mdash。
村级综合服务站的农资连锁配送经营网络服务体系。
四是开展种子、化肥质量监测。
1-6月我局抽检化肥、农药等农资111个批次,配合省局抽检肥料农资商品23个批次。
通过检测,有效地防止了不合格农资流入农村市场。
五是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严厉查处不合格肥料农资产品,坚决把不合格肥料农资清除出农资市场。
截至目前,我市各级工商机关共出动执法车辆354台次,执法人员2367人次,检查农资经营户3898户次,检查农资市场504个次,立案查处农资案件60件,案值32.4万元,没收查扣物质520530.97公斤/台、件,取缔无照农资经营户50户,受理农资投诉25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6.77万元。
四、存在的问题一是辨别真假难。
一方面,农资品种花样繁多,伪劣农资从表面观测往往难以确定其真伪,执法检测手段的缺乏造成真伪难辨。
另一方面,涉案农资鉴定费居高不下,一份化肥质量检验报告少则两三百元,多则上千元。
质量检验报告成本高等因素,客观上造成农资市场打假成本过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农资真假的辨别。
二是监督管理难。
当前伪劣农...
展开阅读全文